新型激光空速傳感器可以確保航空安全
澳大利亞工程師研發了一種新型激光空速傳感器,幫助預防機毀人亡的慘劇。
現有的傳感器,即空速管(譯者注:Pitot tubes也稱“皮托管”)被視為空難隱患。2009年6月的一天,一架法航空客A320客機自里約熱內盧飛往巴黎途中,跌入大西洋巴西沿岸,奪去228個生命。官方空難調查結論顯示,該事故原因可能是空速管積冰,影響了自動導航所接收的讀數。
法航空難發生時,在新南威爾士大學,Sean O'Byrne 和 Sven Wittig教授正在研發高超音速傳感器,用于監控超燃沖壓噴氣發動機的氣流。這是Wittig教授科研項目的一部分。
激光空速傳感器
O'Byrne教授表示:“雖然空速管簡單、價廉且可靠,但是在極端天氣條件下,若遇污物、鳥類、昆蟲或結冰等引起阻塞,則會提供錯誤的讀數。這樣的話,就得依賴備用設備,如GPS,但也可能在風暴天氣下失效。”
該新型設備利用一高端電腦鼠標發現的激光計算空速。氧分子吸收光子時,傳感器探測激光束中光子的多普勒移動。“我們只利用激光光線,所以沒有物理部件暴露于氣流中。”O'Byrne教授解釋道,“他們位于機翼或機身凹處的一個窗口內,此處的溫度可控。” 在國防科技組織(DSTO)的高速風洞內,Sean O'Byrne 和 Sven Wittig進行了新型傳感器的概念驗證實驗。O'Byrne 稱:“下一步需要將這項技術逐步試用于設計完成并能開展試飛的飛機上。” 他還表示他們的研究目的并非取代空速管,而是低成本地增強空速管,增強飛行員對讀數的信心,增強對空難的防患。
新型激光空速傳感器可以確保航空安全
激光空速傳感器確保航空安全
現代飛機機身都要安裝空速管,用來測量飛行中氣流所產生的壓力,以此判斷航速,確保飛行和起降安全。現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研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激光空速傳感器,彌補了傳統激光空速傳感器的不足。
2009年法航一架空客A330客機在大西洋上空失事,導致機上228人全部遇難,調查結果發現事故原因可能是空速管積水,導致測出的速度值之間存在矛盾。空速管又稱皮托管,俗稱航速測量儀,一般被安裝在機頭正前方或垂尾等位置,通過儀器末端的感應器測量飛行中氣流所產生壓力,以此判斷航速。為保險起見,一架飛機上通常配備3臺空速管,但如果空速管出現故障將成為飛機安全的隱患,比如高空寒冷導致結冰引起阻塞,空速管就會將錯誤的數據提供給飛行員。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肖恩·奧伯恩博士率領的科研小組開發了一種激光空速傳感器,通過探測激光束中光子的多普勒移動來測定飛機飛行速度。
奧伯恩解釋說這種原理類似人們聽到救護車的聲音,當救護車越開越近時警報聲越來越大,反之離開時警報聲漸行漸遠。這種現象在激光中同樣存在,科研人員使用一束激光測量靠近氣流時的速度,另外一束測量遠離氣流時的速度,通過測量二者之間的頻率差就能得出飛機的速度。下一步科研人員計劃在測試機上安裝激光空速傳感器進一步測試,不過科研人員表示激光空速傳感器并不會取代傳統空速管,而是希望與傳統空速管合作,進一步防止空難的發生。
新型激光空速傳感器可以確保航空安全
本文地址:http://www.shlanbei.com/news/776.html
本文來源:東莞市中昊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